我今年二十三岁,刚刚大学毕业,与男友分居两地。
大学时的恋爱是真诚的,我们也以结婚为目标,所以对彼此家庭也有了解。
可是毕业以后,我发现他的家庭与他的描述有很大差异。
爸妈从小对我十分宠爱,但对这份感情持反对态度,说跟了他以后会受苦。
我的家庭条件很优越,从小就是乖乖女,在家乡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,比如做公务员或公司白领。可他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,母亲前两年还因为重病几近瘫痪。此外,他家的社会关系也没法帮我在他所在的城市找一份好工作。在大学读书时许多问题还感觉不到,但毕业以后,我发现我们之间的距离在渐渐拉大。我虽然知道我们仍是彼此喜欢彼此关心的,可是生活环境和经历的不同,毕竟会带来生活态度和对未来期望值的差异。
我希望活得精彩,贴近时尚,对生活品质比较讲究,喜欢逛街买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,这也是大部分女孩都喜欢的,结婚的事过几年再说。即使日后结了婚,我也希望自己是美丽的。而他和他的家庭却希望我们赶快结婚生子,做家务照顾老人,觉得我的追求都是没有价值的。前一阵跟他一起回老家,与他的父母见了面,基本没有什么共同语言。
我自忖不是个嫌贫爱富的人,只是现在两人的分歧越来越大了。他给不了我想要的生活,而我们都没法改变彼此的观念和一些已经固定下来的东西,比如家庭和父母。
这让我痛苦不堪。
我该怎么做呢,是放弃这份感情去寻找更志同道合的人呢,还是就这样走下去?(晓彦)
结婚前一定要想好的事
晓彦信中提到的价值观、成长经历和家庭背景等问题,不仅困扰着她,也困扰着许多恋爱或者已经走入婚姻的人。
在社会生活中,有一些人人都不意识但是人人都不可避免、不可违抗的潜规则。这些潜规则常常潜移默化地起着支配作用。
晓彦的困扰就是潜规则在起作用。
我在《婚恋潜规则》一书中曾提出婚姻对等律,认为婚姻是男女关系的对等。有人看了,说这是“新门当户对论”,并由此质疑,婚姻真的需要门当户对吗?
“门当户对”是曾经支撑了中国几千年的婚姻传统,毫无疑问是旧观念,并且一直受到批判。旧日的婚姻首先讲究的是家庭出身的对等,国王的女儿肯定不能嫁给农夫的儿子,富贵人家的小姐也不会嫁入贫苦人家。现今提倡的是婚恋自由,婚姻平等,然而,人们并不知道,过去的门当户对被另外一种对等代替了,用我的话说,就是“个人条件综合对等律”。
什么意思呢?
现在的人结婚,有没有感情因素呢?有。
完全是感情因素吗?否。起码我们在当代社会看不到一个完全由感情连接在一起的婚姻。
那么,除了感情,还有哪些因素在促成婚姻呢?我们看到很多实际的条件和因素。
比如给女孩介绍对象,父母首先会提出问题,对方多大了?身高多少?学历是什么?从事什么职业?每个月收入多少?对方的父母是干什么的?
在这个意义上说,现代人对于“门当户对”的讲究丝毫不逊于过去。
但现代的“门当户对”讲的是个人综合条件,不光看父母、看出身,还要看个人方方面面的条件。假使父母很穷,也没关系,只要你挣的钱和比尔·盖茨一样多,这就是一个很高的“门户”了。再比如你虽然现在挣钱不多,却是地地道道的“潜力股”,未来大有前途,也是“门户”考虑的重要条件。父母家庭只是综合条件的因素之一。
那么,为什么婚姻会形成“个人条件对等律”呢?
这是婚姻逐渐市场化的结果。譬如你想找最好的老公,别的女性呢,也想找最好的男士。这样女性之间就有了竞争。接下来,男人是任人随意挑选的吗?不可能。男人也都想找最好的女人,他们之间也在竞争。婚姻向来是两厢情愿的选择。每个男人都想找最好的女人,每个女人也都想找最好的男人。如此说来,每个人都处在竞争中,同时又处在选择中。
结果会怎样呢?
譬如女性都认定A先生是最好的男人,都想找他。而A先生呢,他肯定也想找最好的女性,这是A先生的选择权。结果,最好的男性就和最好的女性结合了。再往下呢,第二好的B先生和第二好的B女士又挑选了彼此。这样,男人间相互竞争,女人间相互竞争,男女间又相互选择,最后形成的结果一般是对等的:最好的和最好的走在一起,次好的和次好的走在一起,逐层排列下来。
这就是“婚姻对等律”。
有人不以为然,说这不是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了吗?
不然。这样讲并不是把人分成三六九等,而是说现代自由婚姻中,有一种对等性的潜规则存在。每个人能够提供的婚姻资源必须和对方有一种匹配和对等。婚姻要给彼此带来幸福和生活保障,彼此的资源和贡献对等,才有公平性。
“婚姻对等律”是规则,不管你喜欢也好,不喜欢也好,它都支配着现代的婚姻。就像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商品的等价交换,它是商品流通的规律。对等,婚姻才有建立和维持的基础。不对等,婚姻建立不起来,或者建立起来也有裂痕。今天对等,今天婚姻平衡;明天不对等,明天婚姻出现不平衡。诸如此类,都是对等律在起作用。
结婚后才真正明白的道理
上一条:让男生最没安全感的六种女生
下一条:温柔千遍不如床上一分